华斯达克科技
  华斯达克科技.新闻资讯  华斯达克科技.每日提示  华斯达克科技.股票行情  华斯达克科技.新股推荐  华斯达克科技.新三板  股票论坛
推荐  股票软件  政策法规  大盘分析  股市直播  个股  中小板  主力  港股  外汇频道  权证  创业板
关注:每天拉升③只暴涨牛股

上市公司也“赖账”还能算信托优质客户吗?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6/8/27 18:15:48
【提要】 近来屡屡曝光的信托“催债”上市公司,不禁让人心生疑问,“上市公司欠债不还,那他们还是信托公司的优质客户吗?”  近来屡屡曝光的信托“催债”上市公司,不禁让人心生疑问,“上市公司欠债不还,那他们还是信托公司的优质客户吗?”  8月11日,*ST皇台发布公
近来屡屡曝光的信托“催债”上市公司,不禁让人心生疑问,“上市公司欠债不还,那他们还是信托公司的优质客户吗?”

  近来屡屡曝光的信托“催债”上市公司,不禁让人心生疑问,“上市公司欠债不还,那他们还是信托公司的优质客户吗?”

  8月11日,*ST皇台发布公告称,光大兴陇信托(原“甘肃信托”)诉*ST皇台偿还《信托资金借款合同》项下全部债务,加上利息等费用,涉及总金额共计3546.7万元;8月12日,*ST云维公告称,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已受理平安信托对*ST云维合同纠纷一案,案件累计涉及资金3.24亿元。*ST云维表示,案件尚未开庭,暂时无法判断对公司的影响……

  一个企业谋求上市的核心条件是“盈利能力”和“成长性”,相对于一般的企业和公司,上市公司的优势体现在很多方面。

  比如,可以公开募集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业务创新与拓展,使上市公司的资本实力比一般公司更为强大;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高标准、严要求也让上市公司规章制度和内部治理更为完善;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比一般公司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具备更高的透明度,也让与之合作的金融机构更加放心。

  可即便是上市公司这样的优质客户,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之下,也接连沦为“赖账”方。

  从已经曝光的一些案例来看,尽管之前信托方设置了不少保全措施,但最终信托方能否顺利拿回本金利息仍然难以判断。显而易见的是,这些欠款的上市公司有一个共性——均是经营困难、负债累累的ST公司。

  *ST皇台2015年虽然盈利超过600万元,并递交了《关于撤销股票交易风险警示的申请》,但自去年6月以来,*ST皇台对外公告的合同纠纷、债务纠纷有多起,诉讼标的金额高达3亿多元。

  此外,公司接连遭遇被证监会调查、股权转让暂停及重组流产暂停等一连串利空的打击,更让投资者揣测*ST皇台仍未摆脱停牌退市的风险。

  数据显示,*ST云维2014年净利润约为-10.5亿元,2015年净利润约为-26亿元。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再度亏损约1.47亿元。此外,*ST云维的债务更加惊人。截至今年6月底,该公司已有超过20亿元的债务逾期。

  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信托公司在与这些ST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之时,是否对公司的债务一无所知呢?

  公告显示,甘肃信托与皇台酒业的合作开展于2013年底。甘肃信托向后者发放贷款3034万元,用于产品包装物、原料及配料采购,贷款期限为一年。一些数据可以反映出皇台酒业当时的经营状况,其2013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三成,亏损58.75万元。

  有业界人士这样评论皇台酒业,“自2000年上市以来,*ST皇台这16年里似乎一直都处于‘醉酒’状态,营业收入始终徘徊在1亿元左右,并且先后出现3次连续两年业绩亏损。”

  平安信托与云维股份的合作则始于2015年初,为补充流动资金,云维股份向平安信托借款3亿元。而2014年,云维股份净利润约为-10.5亿元。

  不久之前,证监会还否决了*ST云维通过定增募资的还款计划。此事在监管层不断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管控力度的背景下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国内经济环境持续低迷,信用风险逐步暴露,信托行业的风险项目及规模难免有所增加。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统计,2016年一季度末信托公司全行业风险项目个数为527个,规模为1110.19亿元,环比增长14%。

  尽管行业风险尚在可控范围之内,但防范行业性、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已成为信托行业共识,即便是上市公司,公司资质也分三六九等,只是因为公开上市,信托公司甄别判断它们真实经营状况的难度较低。然而,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之下,信托公司切不可对经营陷入困境的上市公司掉以轻心,更不能贪图高息收入而冒险展业。

  事实证明,上市公司不是不会“赖账”的,亏损起来也不是一般机构能够承受的。

(责任编辑:DF305)

分享此文至微博

已有0条评论

我有话说

上一篇:信托资金二季度精准“抄底”   下一篇:受累渤钢债务危机 “天冶轧三”状况百出 国民信托9月到期项目又违约

本类推荐

  • 没有

本类固顶

  • 没有
  • 信托资产首次跌破两位数增长
  • 信托资产规模增速跌破两位数
  • 信托业风险规模同比增长逾三成
  • 警惕!这5类信托产品不能碰
  • 受累渤钢债务危机 “天冶轧三”
  • 上市公司也“赖账”还能算信托优
  • 信托资金二季度精准“抄底”
  • 细说上市公司信托贷款违约三宗案
  • 信托QDII又添生力军
  • 慈善信托亟待税优优惠政策出台
  • 国内家族信托刚刚起步 专家建议
  • 珠三角创一代悄然兴起家族信托
  • 家族信托机制难保十全十美
  • 集合信托发行数量环比降37.0
  • 资产荒高净值人群寻找好投资 信
  • 信托公司开展国际化业务面临四大
  • 《慈善法》9月1日实施 公益信
  • 信托收益率七年来首次跌入“6时
  • 家族信托门槛降低仍难“火” 股
  • 艺术品信托或遇死胡同
  • 家族信托非万能 国内国外大不同
  • 家族信托出现快速增长 一年新增
  • 股权投资潮涌 信托公司开启“血
  • 信托业“半年报”业绩下滑 创新
  • 家族信托中的隐世高手
  • 华斯达克科技(www.huasdaq.net) ©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华斯达克科技(www.huasdaq.net) ©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